“三大改造”下的河南化企 经济效益大幅回升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08





  “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推动了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使工业基础尤其是石化行业能力稳步增强、产品技术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回升。”这是中国化工报记者在日前召开的河南省“三大改造”工作推进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近年来,河南省以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企业技术改造为抓手,全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河南省石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东介绍,这有力推动了石化工业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回升和产业结构优化。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正主动向智能化迈进,在智能化基础上,打造智慧工厂,实现产品的智能制造。”


  据介绍,2014年作为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风神轮胎通过建立MES系统等,先后开发了低噪音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等多种新产品,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拓展国外市场,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催化剂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生产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人均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批次质量提高15%。


  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公司与广东肯富来泵业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台火炬气回收高效率串联液环压缩机组成套技术被中石油采用。该技术节电、节水,开创了我国火炬气回收高效率串联液环压缩机组成套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先河。


  在绿色化改造方面,河南也有一批化企赢得了发展主动权。比如卫辉市豫北化工有限公司,201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6800万元,实施环保技改项目9个,彻底改变了环保不达标的被动局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纺织原料的大型企业,虽然今年3月份该公司建成了全球第一条120头氨纶生产线,但在车间里几乎看不到工人,飞速旋转的卷绕机纺出洁白的氨纶丝,相比人工操作工艺更稳定、能耗更低。


  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江涛说,该公司以做优做强煤化工板块、做强做大做优天然气板块为发展方向,逐步实施技术改造。河南煤化已经拥有煤-煤制合成气-甲醇(二甲醚)以及煤-煤制合成气-甲醇-1,4-丁二醇-PBT为主的2条产业链,实现了对化工原料的吃干榨尽,拉伸了产业链条;同时,在甲醇过剩的大环境下,打造了独具品牌优势的以煤制乙二醇、甲醇制烯烃为主的产业链,进一步拓宽了发展渠道。


  “到今年下半年,我们的三氯氢硅总产能将达到10万吨,居全国同行业首位,这主要得益于不断实施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河南尚宇新能源股份公司负责人卢红旗说。


  尚宇新能源投资800余万元,改造了三氯氢硅合成炉加料系统,将原来外排的废硅粉全部回收利用。凭借自主研发的废硅粉回收利用技术,该公司累计节约硅粉价值上千万元。(记者 耍旭祥)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十三五”期河南投资87亿打通内河水运出海通道

    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十三五”期间,河南将投资87亿元,提升内河航运能力,打通经平顶山、南阳、漯河、周口、信阳的出海通道。
    2017-03-21
  • 今年河南省大气治理力度再加大

    3月16日,在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第四次扩大会议上,《河南省2017年加快推进供热供暖实施方案》等7个实施方案和《河南省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污染考核奖励暂行办法》正式下发,
    2017-03-21
  • 河南发展生态和观光农业促民增收致富

    河南发展生态和观光农业促民增收致富

    春日里,渑池县果园乡李家村的杏花开了。该村是仰韶杏主产地,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通过发展观光农业、鲜果销售,农民收入颇丰
    2017-03-21
  • 前两月河南省工业运行持续向稳

    3月20日,记者从省工信委了解到,今年1至2月份,我省重点工业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五大主导产业持续发力,整体形势较好;传统产业运行出现分化;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增长较快,为打好产业转型发展攻坚战奠定了较好基础。
    2017-03-21

热点视频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离,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